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斑海豹名字的由来
- 2、食蟹海豹的基本介绍
- 3、髯海豹是国家几级动物?
- 4、南象海豹生长繁殖
斑海豹名字的由来
斑海豹因为其背部灰黑色并布有不规则的棕灰色或棕黑色的斑点,腹面乳白色,斑点较少,因而被称为斑海豹。斑海豹食肉目鳍足亚目海豹科海豹属,身体肥壮而浑圆,呈纺锤型,体长2-2米,体重约100千克 为肉食性动物,以鱼类、甲壳类和头足类为食。
格陵兰海豹(Phoca groenlandica)和鞍纹海豹(Harp seal)以其独特的鞍状背脊闻名,而环斑海豹(Phoca hispida)的名字直接揭示了它们身上的环状斑点。斑海豹(Phoca largha)则以其庞大的体型和强壮的体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。在内陆湖泊中,我们找到了淡水海豹(Phoca sibirica),它们适应了淡水环境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吉祥物“宁宁”的创意灵感来源于具有“渤海明珠”美誉的斑海豹,它来自于渤海辽东湾,是斑海豹在我国主要的繁衍、栖息地。宁宁的名字取自“辽宁、安宁”,寓意守候一方平安与富庶。承办地辽宁,作为沿海大省,是未来的东北亚航运中心,同时也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。
食蟹海豹的基本介绍
食蟹海豹主要以南极的糠虾类为食,这类虾占据了它们食物的90%。 它们的交配期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,孕期为9个月。成年海豹的受孕率约为80%,它们通常在9月至11月间在浮冰上产仔。 母海豹的哺乳期约为四周。这种海豹生长迅速,通常在2至3岁时达到性成熟。
嘴脸甚长,拱嘴颇像猪。每年2月蜕毛,刚蜕毛后体背深褐,向腹面渐成亚麻色,体背和侧面常有大褐色班,各鳍都是深色。头骨短而轻。颊齿复杂,上、下颌各有5枚颊齿,各齿的主尖头前有1个、后有3个齿冠尖头,适于过滤食物,属名即叶状齿之意。
食蟹海豹,中文俗名:锯齿海豹。雌性体长多在16~41m,最长00m;雄兽03~41m,最长57m,重200~300kg。喜独栖,在冰上行动迅速,是鳍脚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。
锯齿海豹,Lobodon carcinophagus,又叫食蟹海豹,体色从银灰色到深灰色,有时呈淡红色,口腔中长有成排尖细的牙齿,像锯齿,以磷虾为食,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海豹。
髯海豹是国家几级动物?
根据中国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,髯海豹被归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该名录自1988年12月10日起生效,涵盖鳍足目下的所有种。 髯海豹体型较大,成年个体体长可达2至5米,雄性体重在250至300公斤之间,而雌性则可超过425公斤。它们的头部较小,前鳍肢相对较短,使得整体体型显得更长。
髯海豹、海狗、北海狮等是国家二级野生动物保护种类,生活在水中。 花斑原海豚、灰海豚、斑海豹等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它们同样栖息在水域环境中。 宽吻海豚、太平洋短吻海豚、蓝白原海豚等都属于真海豚科,均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。
髯海豹、海狗、北海狮等是国家二级野生动物保护对象,它们生活在水域环境中。 花斑原海豚、灰海豚、斑海豹等是珍贵的水生哺乳动物,受到法律保护。 宽吻海豚、太平洋短吻海豚、蓝白原海豚等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,属于保护动物。
髭海豹,学名Erignathus barbatus,又称髯海豹、须海豹或胡子海豹,属于哺乳纲、鳍脚目、海豹科、髭海豹属。这是一种受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。成年髭海豹的体长通常在260-280厘米之间,体重约400千克,全身呈现出棕灰色或灰褐色的色调。背部颜色较深,腹部渐淡,体表光滑,没有明显的斑纹。
南象海豹生长繁殖
南象海豹是一种主要在近岸水域觅食的海洋生物,它们以南极地区的鱼类为食。在其他地方,它们的食谱主要集中在头足类动物上。这种海豹的分布范围广泛,从南纬16度的圣赫勒拿岛直至南纬78度,涵盖了亚南极岛屿的周边地区。
南象海豹,在近岸水域以南极鱼为食,在其他地方主要吃头足类。9~10月产仔。仔兽长130cm,重50kg,哺乳期3周。产后5周亲兽交尾,孕期11个月。雌性2~3年、雄兽4~6年性成熟。能活20年。成熟雌兽是1~2月、雄性2~3月上陆蜕毛,末成熟者是12月。
雌性象海豹倾向于聚集在少数适宜的栖息地,这些地方通常已经被具有优势的雄性个体所占据。雄性象海豹在繁殖季节期间会与雌性个体进行交配,之后雌性象海豹会独自养育幼崽。幼崽在出生后由母亲乳养,直到能够自行在海洋中寻找食物。
虽然象海豹可能偶尔会在南极洲上岸休息,甚至交配,它们大量聚集在亚南极地区。最大的亚群在南大西洋,总计超过40万头,其中包括南乔治亚大约113,000头育龄期雌性。其他繁殖地区位于阿根廷的福克兰群岛和瓦尔德斯半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